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策略大玩家(The Oracle of Oracle)

* 甲骨文於1977年以2,000美元創立,現已擁有數十億美元公司市值,艾利森獨到的市場感讓他總是超前市場18個月。
* 「只有其他人都失敗才是真正的成功!」





賴瑞‧艾利森 -- 比爾‧蓋茲的頭號心腹大患
有人認為艾利森是利用他人創意的傲慢領導者;但也有人說他是個有遠見的領導者,善於利用他人忽略的概念,建立成功的龐大企業。有更大部分的人認為,艾利森誇張的行徑和激進的評論,只是為了替自己和「甲骨文」打知名度。



然而,只把焦點擺在艾利森個性的好壞上,會忽略真正的重點。一家在1977年以2,000美元創辦的公司,如今成為全世界第二大軟體公司,擁有數十億美元的公司市值,在高科技產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許多新公司從問世、成長然後消失,都是曇花一現,甲骨文確實讓人驚豔。(編注:公司市值是投資專家衡量公司規模大小的指標,把公司發行的普通股數乘以普通股市價所得數字。)

整體而言,甲骨文持續的成功令人激賞,也反映出一個事實,在這種愛現並展現實力的背後,靠的是艾利森以及甲骨文管理團隊能夠正確洞察先機的眼光、卓越執行力和樂觀的態度。這同時顯示,這家公司必然作了許多正確的決策,有值得更進一步檢視的優秀作法。






「甲骨文」的先知 -- 賴瑞‧艾利森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執行長 溫肇東

在經濟大環境還是混沌一片的情形下,創業者是否都有某種獨特成功因子?還是得歸功於「運氣」?網路狂潮後,G3第三代行動通訊前途未明,矽谷依然創業者的天堂嗎?滿腔熱情的創業者該如何掌握先機,打響創業成功的第一炮?



創造力、溝通力、領導力

成功的創業者須具備何種特質?我認為創造力、溝通力、領導力,應該是創業家最重要的特質。以艾利森為例,顯然他具有在模糊、不確定狀態下看到機會的能力,這就是一種創造力的表現;先於別人看到機會的人,為了吸收人材或是資金,勢必要說服別人、動用資源,因此他也必須是好的溝通者;為了完成想做的事業,創業者也必須是成功的領導者。

除了本身特質外,後天專業能力的培養,也是創業家必須投注心力的地方。創業者的另一種專業是表現在對顧客需求的了解,傾聽應該是創業者的一種習慣和態度,才能早別人一步察覺客戶所需。

創業者最重要的一項專業,就是業務開發的能力,一種從無到有,爭取到第一個客戶的開發能力。

創業精神有賴環境塑造

個人風格與艾利森相近的執行長,要算是英國的理查‧布萊森(Richard Branson)了。台灣可能因為文化差異,具有這樣風格的領導者其實並不多見。

尤其是未來隨著國際化、全球化的來臨,台灣很難再有大企業出現,製造業已失去發展的基礎,個人工作的模式可能成為未來工作的主要形式。但過去的教育制度,顯然已經不再能滿足今日產業的需求。(大師文化/節錄)






「甲骨文絕對重用能提出好點子的員工,這些員工可以獲得豐厚的獎勵,其他人則被忽略或淘汰。」
曾任甲骨文經理 史都.瑞德



甲骨文成功的關鍵
關鍵1 公司的組織模式能夠反映執行長的魄力、野心和風格

甲骨文就像許多成功的企業組織一樣,強烈反映出創辦人艾利森的許多特質。更明確地說,甲骨文具備以下的企業文化:
‧ 具有成功的外表
‧ 鼓勵長時間工作
‧ 每年進行員工考核與獎懲
‧ 員工內部轉調頻繁
‧ 只聘用最頂尖與最聰明的員工
‧ 會花很長的時間進行新進人員訓練
‧ 分權管理




甲骨文的故事

甲骨文的成功關鍵
1. 公司的組織模式能夠反映執行長的魄力、野心和風格
2. 落實「擊垮對手」這句話,而不只是一句行銷口號
3. 全程鎖定客戶,把競爭對手排除在外
4. 產品開發--超越現在,發現未來的需求

甲骨文的未來走向
1. 公司已經學會如何處理危機和錯誤
2. 積極致力於整合網路,使其符合商務所需
3. 充分利用執行長高知名度的優勢
4. 視產業的改變而變革演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