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全球創業家的大冒險(Business Stripped Bare)

※從唱片業到航空業、通訊業跨入環保業……布蘭森和維京集團有勇有謀的探索旅程永不停歇!
布蘭森教你成功的基本功!

理查‧布蘭森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商界人士之一,善於透過創業和經營將新構想商業化,資歷超過40年;他曾將「維京通訊」(Virgin Mobile USA)經營成史上營收最快突破10億美元的企業,現為維京集團(Virgin Group)創辦人兼董事長。該集團在全球30餘國經營超過300家企業,活躍於休閒、旅遊、觀光、行動通訊、寬頻、電視、廣播、音樂展演、金融及健身等產業,維京也是世界上最受敬重、最具價值的品牌之一。




■布蘭森打造維京集團的秘訣

1. 以創新開拓出前進之路

維京對於自己在顧客創新上的表現,一向相當自豪。舉例來說:



⊙ 當維京美國航空還在早期的規畫階段時,它的管理團隊自問:「我們能用什麼不同於其他航空公司的方法,帶來更理想的顧客體驗?要怎樣才能讓顧客驚豔?」答案是,他們想出了給人感覺更自由的客艙設計,尤其每個座位都有一套個人的機內娛樂螢幕,並配備內建的鍵盤。這讓乘客在航程中能夠藉此和其他人聊天,而這也表示你肚子餓的時候,可以在座位上點份三明治請空服員送過來,不用等到餐車推到你身邊的時候。你也可以隨時看電影、聽音樂或是接上你自己的筆記型電腦使用,你需要的一切都在你面前。而為了讓搭乘體驗變得更完美,飛機上配備了全新的照明系統,營造出空間更大、更自由的感覺。這種種設計的目的,都是為了要帶給顧客無與倫比的搭乘體驗。



要在商業上創新,注意細節會是一股絕佳的驅動力。在顧客得到某種他們起先並不知道自己會想要的東西時,往往就是所謂的「創新」。創新並不表示你必須步調最快或是規模最大,而是必須成為顧客眼中最好的選擇。



2. 打造品牌

在2000年到2003年之間,維京在3個國家、2種不同產業中,創立了3家新創企業,而且每一家都成為營收達10億美元的企業,包括澳洲維京藍航空、英國維京通訊以及美國維京通訊。這延續了維京引以為傲的過去成就,在過去這35年當中,維京所建立的10億美元營收企業家數、所跨入的產業及市場,比起任何其他企業都多。



這些公司的唯一共通點,就是維京這個品牌精神。那麼,維京品牌到底代表什麼?



維京品牌所代表的是一種保證,你會受到妥善的對待、你會得到高品質、又不會讓你荷包大失血的產品,而你也會在購買的過程中得到超乎預期的樂趣,不論你買的是什麼。你知道嗎,每天早上驅使我起床的,就是顧客以及想要帶給顧客美好時光的心。沒有其他品牌像維京一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品牌,而我們做到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某一天臨時決定要成為一個生活方式的品牌,純粹是依循著我們自己的品味以及我們感到好奇的事物。



⊙維京集團一向善於發揮帶有戲謔意味的幽默感,這麼做具有相當好的成效,因為大家都喜歡自己也參與開玩笑的感覺。當維京航空推出它新設計的鹽罐及胡椒罐時,該公司發現顧客會將這些罐子偷走,帶回家在自己的餐桌上使用。布蘭森不但沒有加裝一些精巧的防盜裝置,反而還在每一瓶罐子的底部印上「偷自維京航空」的字樣,而公司也開始把這些鹽罐及胡椒罐當作是一種有趣、調皮的帶路貨。



………………………以下為官網獨家內容…………………

3. 從錯誤中學習

商場上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每個人都會犯錯,尤其是你自己。當你雇用員工,打從他們一上班起你就要為他們的錯誤付出代價。最好的因應之道就是設法延攬夠聰明、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的員工,而你自己也必須如此。



維京犯的某些錯誤是相當傳奇的:

⊙維京在2003年花了2,000萬美元設計出一台新款的MP3播放器,並且在市場上推出,卻發現蘋果公司也推出了新款的iPod。蘋果的iPod比維京的產品更便宜、輕巧而且好用,結果這項產品在市場上一敗塗地,讓維京只得認賠這2,000萬美元。



⊙維京航空在2000年花了非常長的時間重新設計豪華商務艙的座椅,使得它的主要競爭對手英航得知維京的意圖,並推出了更豪華的座椅,迫使維京航空不得不在花了1億英磅之後,放棄自己開發的新座椅。



⊙ 維京在1994年和可口可樂打了一場可樂大戰,在結束營業之前,維京可樂已經損失了超過2,500萬美元。



殘酷的現實是,如果你嘗試新的作法,所遭遇的挫折會比自己希望的還多,這是必經的過程。每當你被打倒時,唯一能繼續前進的方法就是站起身來、拍掉身上的灰塵,然後邁向下一個新目標。



在商場上,就算其他方法都行不通,永遠還是會有另一項選擇:你可以先從廣大的業務範圍開始,然後加以精簡、專業化而且提高價格。當你修正、然後重新推銷自己之後,就可以設法提升價值,讓你更加昂貴的新定價能夠名正言順。這點非常不容易做到,卻可能是提振公司的神奇方法。





◎ 《大師輕鬆讀》中英對照摘錄

“If there is one line that could sum up all the varied and curious lessons I’ve learned in business, it’s this: scale doesn’t matter—people do. So don’t let relative scale put you off your goals. Think realistically and creatively about what you can achieve. You can do this whether you’re a corporate manager or a sole trader—and what you learn by way of entrepreneurship will directly benefit your business. Good small solutions are like gold dust as it’s often possible to scale them up, or replicate them many fold, so they acquire global influence.” —Richard Branson

「如果要用一句話,把我在商場上學到的所有多樣、奇特的教訓總結起來,那麼這句話會是:規模不重要,事在人為。所以,不要因為規模大小阻礙你達成目標,要務實並發揮創意去思考自己能夠達成什麼樣的成就。不論你是一家企業的經理人還是自營商都可以這麼做,而你從創業家精神中所學到的道理,可以讓你的事業直接受惠。傑出的小規模解決方案就像是金砂,因為它通常能夠大規模運用或是大量複製,所以能產生全球性的影響力。」——布蘭森
※「商場上的變化速度一定比你希望來得快,它就在你最沒有準備的時候,快速地悄悄逼近你。我一向按照自己的直覺行事;我從來沒想過要等著別人犯錯好讓自己從中學到教訓,我看不出這樣有什麼樂趣。不過除了這個理由之外,畢竟衝最快的人通常風險最高,所以我實在沒什麼好批評的。」——布蘭森




不論你處在何種產業,都要將你能帶給顧客的成果,簡化成一般人都能了解並回應的價值主張。如果你的價值主張古怪又有違常理,就會產生問題。如果你的價值主張合情合理,接下來要做的便是鍛鍊自己去熟悉相關作法。在絕大多數狀況下,確實做到履行承諾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學問。你必須賦予員工適當的工具,讓他們能達成顧客的期待,然後就放手讓他們自行發揮。如果你能思考清楚,讓公司只專注於根本要務,接著就可以努力確保這些根本要務都確實做到,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很多大企業都會設法淨化工作環境,要求員工每天上班走進公司大門前,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帶進來。維京一向藉著反向操作獲得成功,也就是鼓勵旗下所有員工順著自己的情緒走,按照自己的直覺行事,這點或許值得效法。在工作上可以嘗試依照自己的直覺去做,如果你能夠大量增加親身經驗藉以強化自己的本能天賦,那麼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你都可以掌握到自己該前進的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