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計畫書,一頁搞定!(The One Page Business Plan)

* 好的事業計畫書能扼要具體回答五項命題:願景、使命、目標、策略、計畫。
* 一頁事業計畫書上的目標是企業最務實的作法。
* 策略其實是各個產業的常識,每個行業大概有4~6種普遍的「標準作法」。
* 有用的計畫會帶動決策與行動。





「一頁」代表溝通有效率、有重點
事業計畫書不必以長取勝,其實只要區區一頁,就足以把你對公司未來遠景的想法和作法和所有人溝通清楚。準備事業計畫書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清楚說明你的想法,這樣公司員工、合作夥伴、供應商、甚至是客戶,都會想與你合作,不會與你對抗。



一份好的事業計畫書,是在經過深思熟慮後,能簡明扼要地回答下列五項具體的問題:

1願景:你想建立什麼樣的公司?
2使命:顧客為什麼要購買公司的產品或服務?
3 目標:打算要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公司的成敗?
4 策略:要如何推動公司業務?
5 計劃:公司勢必得完成哪些工作?

那些打算花上半年時間精心雕琢一份長篇大論事業計畫書的人多半認為,把浩瀚的事業計畫書濃縮在一張紙上是不可能的夢想。但老實說,長篇累牘的計畫書唯一的作用,只是讓人對當事者花了相當多的心思和功夫留下深刻印象,卻看不到這樣的計畫書對日常營運有什麼實際的幫助。相反地,一頁事業計畫書,一針見血地說明公司要朝哪個方向發展,不管是銀行家、董事會、有意合作的夥伴,或是有可能受雇於你的員工,人人都能輕鬆懂得你的想法。






「薄薄一頁」決定了創業者的未來!
中華開發資產管理股公司 經理 孫正強

吉姆.賀蘭開發的「一頁規畫暨作業系統」,獲得國際上數千家企業採用。以台灣的習慣和情況,一頁的事業計畫書摘要可以表達出創業者的構想,並藉此引起投資者的興趣,但要讓投資者決定投資與否,通常需要更詳盡的內容。



針對目的設計多個版本

好的事業計畫書,確實有助於把創業者的構想,轉化成為具體可行的施行方案,讓創業者、銀行家、潛在合作對象或投資人士,在這份事業計畫書上取得溝通。

如何在一般的事業計畫書之外,摘要整理出一份一頁式的事業計畫書,充分傳達創業相關議題,將可能是創投公司決策者最後決定是否投資的重要參考,也就是說,這薄薄的一頁就決定了創業者的未來。事業計畫書應該同時設計各式版本,針對遞交的目的或擬說服對象的不同,內容、重心應該有所差異。

事業計畫書也有生命週期

依公司的生命週期不同,對事業計畫書所要求的重點亦不同。例如在公司創立(start up)或研發階段,除了公司發展的策略與計畫外,該公司所處產業的發展性、公司技術來源與經營團隊的組成、完整性與相關經歷,會是投資者評估的重點。

公司在擴大的同時,如何在創業團隊加入新的管理人,形成健全的經營團隊,也是投資者會想要從事業計畫書中檢視出來的。憑藉經營團隊成員的能力、經驗,能否完成爾後的執行計畫,或是團隊成員對於產業生態的掌握程度,都應該在事業計畫書裡詳述。(大師文化/節錄)






「一頁事業計畫書可以歸納為:焦點→行動→結果。計畫能提供焦點,我們依照計畫中的行動指引落實計畫,只要採取計畫中預定的行動,就能得到結果。只要心中有所疑慮,就動手嘗試。然後選定一條最佳的行動路線繼續前進。」
賀蘭



事業計畫書--計畫

主要觀念

計畫是指為了達成目標所應該採取的行動。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就必須整合公司的策略、目標與計畫,使其發揮一致的效益。

支持概念

計畫是指專案中必須完成的事項。商業界裡幾乎人人都有一張待辦事項的清單,所以在一頁事業計畫書中的「計畫」這個部分,就應該能幫你排定這些待辦事項的優先順序,把真正能夠幫助公司成長的事情優先做完。

因此,好的計畫應該能做到以下幾件事:
■ 直接對應到某項目標與經營策略。
■ 是行動導向的──要有完成的期限,清楚界定由誰負責完成等。
■ 正確反映出需要投入的時間和成本──而且還要正確反映出可能的結果,以及衡量成效的最佳方法。
■ 確保自己在取得完成每項專案的充分資源前,不會貿然採取行動。
■ 所有活動都是為了公司──不要提出一些聽起來很棒,但對增加企業價值沒什麼助益的空泛議題。




願景宣言--你想建立什麼樣的公司?

使命宣言--顧客為什麼要購買公司的產品或服務?

目標--打算要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公司的成敗?
1. 目標必須明確、具體、重要
2. 排列優先順序

策略--要如何推動公司業務?

計劃--公司勢必得完成哪些工作?

一頁計畫書的參考樣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